鳌山卫鳌角石村:昔日全国先进典型村 如今齐鲁样板打卡地

发布:2021/4/24 9:31:14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每天,一拨拨来自青岛市区和即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带着敬仰和憧憬,来到这个位于鳌山卫街道鳌角石村党史馆,追寻60年前治山治水奋斗者的足迹,体悟感受,汲取力量,成为这个春天小山村的一道风景;每当周末,这个山村便热闹起来,一辆辆大巴载着游客拥进这里,人们尽情领略用勤劳双手捧出的人造奇观:引水上山的红旗渠,散发清香的茶叶地和染红山头的梅花谷……

一路风景一路诗,鳌角石人60年来埋头实干,怀揣愚公精神,创造出来一个个令人感叹的奇迹,更成为人们心田里的最美风景。近日,我们走进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山村,解码这个缘何60年踩着时代节拍一直保持旺盛活力、如今变为齐鲁样板村的前行秘笈。

一个奇迹:鳌角石大队事迹登上人民日报

在鳌角石村党史馆的显著位置,两张泛黄的旧报纸的复印件镶嵌在展示橱里,特别令人瞩目。我们注意到,1975年8月26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外加一篇评论员文章的显要位置,整版全面报道了即墨县鳌角石村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精神,掀起治山治水、换来村庄变新颜,他们十几年治山治水艰苦奋斗的精神震动全国。《人民日报》在重要位置刊发了《处处体贴群众的好干部——记五届人大代表山东省即墨县鳌角石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爱昌》。“一个山村干部群众治山治水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和《大众日报》整版报道,真是少有的事情,简直是一个奇迹!”鳌角石社区的党史馆讲解员隋宜展告诉我们,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都由衷发出感叹。

 

鳌角石村有着辉煌的历史,这里,曾经诞生了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村庄,是即墨第一个实现农田水利灌溉的村庄,是即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村庄,是即墨第一个吃上白面馒头,全青岛农村范围内第一个通自来水通电的村庄,村里的鳌福机械厂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汽车举升机,获得了多个国家专利和金奖,也是第一个建设地下综合管网的村庄。

辉煌历史的背后,谁曾想鳌角石村以前是一个沟深田薄鬼见愁的地方,七石二水一分田。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鳌角石人毅然振臂喊出了“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的口号。1961年,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李爱昌心怀着让鳌角石乡亲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带领村庄党员群众在山岭中开辟千亩良田,修建2000余米长的“红旗渠”等水利灌溉系统。鳌角石人用手提肩扛打赢了根治椒树沟、献礼平塘和吨良田多场硬战。到1969年,全村新增耕地面积500亩,总面积达到1300亩,全村粮食亩产破天荒地达到了1800斤,一举夺得即墨县1000多个村庄头筹。

一群英雄:石头胡同特殊标语口号和众多“英模榜”

该村石头胡同标语口号,是当年鳌角石村人民从心底里发出的豪言壮语,是鳌角石人战天斗地的标志。我们在村里的胡同头看到,这里至今保留着60年前的标语口号,不觉让人耳目一新,读后又让人瞬间精神振奋。如:“苦干实干拼命干,十年建成大寨田,粮食亩产双过江,多为国家做贡献!”“说了算,定了干,天大的困难也不变!”“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再动手!”……

 

说起当年老书记和老党员带领全村百姓战山河、拔穷根的气概,村支部书记李建欣不禁感慨万千。他说,老书记和老党员及村民发扬愚公精神,移山、治水、建红旗渠,以“柱石擎天、初心永恒,坚若磐石”“甘做百姓铺路石”的精神,期间涌现了众多的“英模榜”。

“活愚公”李云义:身患关节炎病症,十年治山没落一天工,大战献礼平塘时双腿泡在洪水里抢砌井壁;“崩瞎左眼缠上胶布接着干”李云采:天天手上身上见血迹,垒石堰时被飞石渣崩瞎左眼,伤病未愈缠上胶布接着干;“大战椒树沟、搬走卡八石”李云德:劈山造田争着上,献出生命浑不惜;“治山迷”李品昌:一只脚5个趾头被切去,仍坚持上山搬石;“铁姑娘”李秀芝:扛石头、抬大筐,推土垫地不输男;“十石匠”老黄忠英雄石匠组:平均年龄60余岁的基建队石匠组,被誉为基建队的老黄忠英雄群体;全国人大代表李云聚:出身贫苦,一心为公,在山上带领石匠组开山采石,风雨无阻,临难授命,带领落后小队脱贫致富;全国人大代表“老书记“李爱昌:曾任即墨县委副书记、即墨市人大副主任,带领全村开展治山整地学大寨运动,建设高产稳产田,彻底改变了鳌角石村的落后面貌,至今仍被村民亲切称为“老书记”。“他们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是全村人的骄傲!”李建欣充满自豪地说。

一处网红地:党史馆、红旗渠成打卡地

4月17日,小编在鳌角石村党史馆采访时正巧看到30多人围站在事迹展示橱前,聆听着讲解员讲解鳌角石人的奋斗历程。原来这是青岛市住建委住保中心组织的党建活动,现场,不少人掏出手机不时抓拍珍贵镜头和历史资料,随后他们又前往水杉大道等地参观。“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有时一天要接待五六拨,说的嗓子眼都快冒烟啦!”鳌角石党史馆讲解员隋宜展告诉我们

 

每逢周六和周日,来自青岛市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组团赶来,寻找鳌角石人60年前学习愚公和大寨精神的壮举与豪情。这里的红旗渠、大寨田、茶叶园、梅花谷等,都成为游客最喜欢去的地方。“青岛市区和即墨机关企事业单位前来参观的最多,还有一些村庄和学校,这里成了各界喜爱的网红打卡地!”隋宜展说,今年接待的外地参观者持续增多,先后接待过济宁、东营、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参观团,去年以来接待各类参观团队8000余人次。

在村北的茶叶大棚区,几十个大棚整齐地排列着,远远望去像是一条银带,蔚为壮观。“这里的大棚都采用三层薄膜覆盖,这样保温好,茶叶生长快,可以提前一个月上市。”村支部委员李大林告诉我们,头茬春茶提前一个月上市,比以前每亩大棚至少增收1万元。说着,我们进入一户村民茶叶大棚,一垄垄茶叶抽出片片嫩叶,今年70岁的大棚主人刘明学说,今年气温湿度适宜,茶叶长势很好,一天能采五六斤茶叶鲜叶,茶厂人员都上门收购。

一路之隔的“大寨梯田”呈阶梯状,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坡,梯田里栽种了各种苗木,郁郁葱葱,环绕着半山坡,视觉美感扑面而来。再往上走,就是闻名的“红旗渠”,红旗渠位于姚家山上,山头正面镶嵌硕大红色的“红旗渠”三个大字,一公里外就能望见,山坡上一条由石头砌成的引水渠横亘在山上,已经过去50多年,2000多米长的“红旗渠”现在仍在浇灌着庄稼、茶叶和苗木。

一流水准:百余干部群众齐上阵,百道工序“绣”最美乡村

走进鳌角石村,映入眼帘的是成行的水杉、洁净的道路、整齐的民房、错落的山坡,景观小品随处可见,百姓脸上笑容洋溢,这是鳌角石村和人的现实写照。“为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决心用一流的工作水准,将鳌角石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鳌山卫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壮举表示,对该村建设就是一场学习愚公和大寨精神的再出发,也再次创造了鳌山卫干事创业的加速度。经过百余干部群众两年多的努力,鳌角石村再次实现了蜕变。

“鳌角石乡村振兴样板示范项目就像做针线活儿,整个工程需要具体到超过100道工序,需要协调的事情太多!”鳌角石社区党委书记胡志瑜说,项目吹哨,部门报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处在满负荷状态中,没人叫苦喊累,每天挂图作战。

鳌角石村的改造按照“留住乡愁”的理念,遵循原有格局,保持原汁原味,不盲目拆旧建新,充分利用原有的杉树、石头、石板、砖瓦等材料建成各种式样的亭台、挡墙、花坛、步行道等景观,形成了“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美丽景色。

鳌角石村改造首次实施了“能源革命”“厨房革命”“厕所革命”,整个工程做到精细化和品质化,保持原有的胶东特色民居外貌,规划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医养中心和幼儿园、文化广场;同时,同步配套建设会议中心和农业技术教室,整个项目建成后将覆盖周边近10个村庄,惠及万余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鳌角石村的齐鲁样板村建设日臻完美,一些工程还在继续。目前,已为周边2000余户、7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将继续挖掘和开发好鳌角石村的茶叶、梅花、苗木和农旅等四大支柱产业。”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欣说,将努力规划好鳌角石的未来,留住青年人,打造一方创业乐土,建设好新时代的鳌角石。

干部带头,群众跟进,踩着时代节拍,勇往直前

讲述人:当过16年村委会主任李云水(69岁)

在鳌角石村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中,干部党员一直充当“领头羊”,时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已成为该村所有人的精神富矿,也是该村踩着时代脚步奋勇争先永不落伍的最大密码。“自1961年开始将近60年,该村共经历了五任党支部书记,每任书记都是好样的!”当着我们的面,李云水说起前几任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改变旧面貌的壮举时,他脸上始终荡漾着幸福、眼神充满着自豪。

李云水说,1961年,第一任村支书李爱昌胸怀让鳌角石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带领村庄党员群众在山岭中开辟千亩良田,修建“红旗渠”等水利灌溉系统。

1978年,在李爱昌的带领下,村里栽下了千棵水杉树,经过40多年,至今仍然郁郁葱葱,曾经有人每棵出价上万元买走水杉树,都被拒之门外,历代党组织为鳌角石留下了永恒的财富和精神的传承。

第二任支部书记李淑昌,带领全村统一种植芋头,村庄后期还聘请专家尝试到村庄指导藏红花种植技术,党组织为富民探路、为产业铺路的步伐从未停止。在村庄富裕之后,修建了200余处房屋,免费分给村民。

村庄先后创办了地毯厂、面粉厂等20多个企业副业,均以“鳌福”命名,意为“为鳌角石人谋幸福”。时任支部书记李建品独自闯青岛,揽到了修外国老式汽车举升机的“大活”,并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汽车举升机,获得了多个国家专利和金奖。

1997年,村支书李建品带领两委干部为打消村民顾虑,由党员带头每人认领一亩,经过几年的艰难拓展,全国纬度最高的茶园在鳌角石立住了根,并成为支柱产业。

“正是有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大公无私、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才有了鳌角石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李云水感慨说。

茶厂厂长揭秘如何发展茶叶产业

讲述人:62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云好

“有了高产农田,仅仅种庄稼还不行,要想让村民腰包鼓起,必须拓宽致富门道,这成了我们全村人的大心事。”今年62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云好说,冥思苦想中时任支部书记李建品听说崂山茶卖上好价钱,当时一斤茶叶能卖600块,而距离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仅有10多里路,经过打听有关专家,才了解鳌角石地貌属于崂山山脉系列,土壤、湿度和气候等关键指标都一样。

这让李建品书记眼前一亮,立即带着村两委成员来到王哥庄街道一茶叶种植户那里,大家仔细问着如何种植、如何管理、收入怎样等,这让大家心里有了底。几天后,又带着大家去了一趟王哥庄,深入进行了解。第一批60户村民开始了试种茶叶的路程,村里从日照买进茶苗,免费发放给村民栽种。1998年,村里第一批种茶户成功栽茶。

茶叶成功栽种,必须解决农民卖茶问题,1999年村里建起茶厂,专门收购加工茶叶,并帮茶农销售。2000年又在村北建起了120亩的茶叶大棚区,村里给予每户补贴2000元。“开始我对茶叶不懂,是个门外汉,自己经常夹着皮包在青岛、即墨各大超市转悠,及时了解其他茶叶的行情和销路等。”李云好说,为将茶叶品牌打出去,2001年参加了北京“觉农杯”茶叶拍卖会,鳌角石茶叶每斤拍出2.18万元,顿时名扬全国;2002年参加杭州全国名优茶评比大会,被评为全国名优茶叶。

为确保茶叶质量,村里特意划了一道红线。“谁砸茶叶牌子,就砸谁的饭碗!”李云好说,每次加工好的茶叶,都由自己品尝把关。有一次发现去崂山收购的茶叶不合格,李建品当场让司机拿来汽油,将不合格的300多斤茶叶销毁。

到了2002年,村里茶厂年收入超过40万元,每户茶农收入5000至8000元,如今每户一亩大棚年收入超过2.6万元,多的有栽种6亩的,茶叶成为村民走向富裕的“宝贝疙瘩”。

一群年轻人,驻守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人物一:李晓静,回家创业,报答家乡

2009年,李晓静从青岛理工大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本来可以选择更好去处,她放弃了报考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她收拾行囊返回鳌角石老家,说服母亲和家人,女承父业做起了“鳌福机械”的掌柜。

“自己永远记得当年父亲在病榻上,不是忧心自己的病情,最担心的事情却是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伙计们。”说起有情有义的父亲,李晓静泪花情不自禁在眼里打转。她说,姐姐已在青岛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曾劝自己不要回老家遭罪,一个女孩子干嘛自找苦吃?不如卖掉厂子。“因为担着一份责任,才放弃最初的想法,执意回到老家继承父亲的遗志,才对得起那些多年跟随父亲的乡亲们。”她说,虽然是个女性,但是个性格要强的人,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回头!李晓静生长在鳌角石村,从小耳濡目染老家人的勤奋实干,自己的父亲干过村支书,自己的爷爷也干过村干部,是农业学大寨的杰出代表,自己不能在建设家乡事业中落伍。

她说,接手后迅速调整思路,前三年搭建人才平台,后三年重点拓展销售和出口业务,并多方宣传特色业务和产品,扩大知名度。2019年“鳌福机械”广告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凭着她和员工们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驶入发展优质快车道。“未来,鳌福机械将发展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为家乡振兴尽一份责任、做一份贡献!”

人物二:李俊坤,外地小伙创业于此,已深深爱上这里

在鳌角石村东侧的慢悠花房多肉植物基地温室大棚里,李俊坤和伙伴们正在侍弄着多姿多彩的多肉观赏植物。

今年28岁的李俊坤,2016年在青岛黄海学院毕业后,别离新疆石河子老家,因为爱好来到青岛加入了多肉植物种养的行业。老板是80后,一群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开始了创业历程。“这里的人好,村里给予不少帮助,感觉这里就像家里一样!”李俊坤说,自己在这里工作5年多了,目前已做起了零售经理,即墨这里已经60多名员工,大多数是00后,大伙都喜欢这个行业,就走到了一起。

“虽处异乡,但自己已深深爱上这里!”李俊坤颇有感触地说,在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自己也实现了人生价值,目前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下一步,公司积极发展电商销售,在现有四家淘宝店的基础上,今年将再开4家淘宝店。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