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9/8/22 9:07:18
三 科第荣耀
《管子·牧民》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广袤的土地资源保障了即墨西北乡人仓廪充实,衣食充足。驿道商路的通达,惯见南来北往过客,则开阔了西北乡人的视野,从而引导淳朴的西北乡人坦然面对涝洼盐碱的苦涩乃至沽水泛滥带来的灾难,且把所有的苦涩灾难刚绝地咀嚼吞咽,滋生出别样的坚韧与雄起。
中国科举制度创于隋开皇七年(587),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千三百余年间,一直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明清两朝六百年间即墨士绅阶层崛起之后,即墨人共有七十人考中进士。而这七十人之中,段泊岚人竟有十一名,占了七分之一强。
更难得的是,此十一名进士之中,不但有槐树沟江氏“祖孙三进士”的士林佳话,更有章嘉埠“族人七进士、名冠五大家”的家族荣光。
最能代表即墨西北乡人性格的功名之士,无疑是“文章名天下”的明代万历年间国子监祭酒周如砥。
周如砥,万历己卯经元、己丑会魁、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国子监祭酒,经筵讲官兼翰林院学士。所谓“经元”,即省考前五名(第一名为解元,二到五名称经元),所谓“会魁”,那是毫无疑问的国考第一。而“国子监祭酒”,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清华”、“北大”校长乃至教育部长等。
作为一名“学术型”干部,周如砥履历不可谓不辉煌,但他的成才之路,却是极为坎坷:八岁丧父,母亲殉夫,兄妹四人俱幼且孤苦所依。幸得伯父婶母尽心抚养,得以入学读书,直到三十九岁才考中进士。而此时他的同窗好友黄嘉善,已经在南直隶苏州府同知、也就是苏州市副市长的位置上干了七八年了。
但先天的不幸和后天的不顺没有击垮周如砥,“悲催少年”周如砥一直在含泪奔跑。即使年届不惑以“会魁”之身参加殿试名次不理想(三甲223名),却还是凭借一股不放弃的韧劲,通过遴选进了翰林院,由翰林院检讨擢升到国子监祭酒。难能可贵的是,周如砥成名虽晚而无暮气,始终严谨治学,努力工作。撰敕诰,“制词庄重,文风典雅”,得之者以为珍品。任国子监司业,建“射亭”、考古制、校文艺,全国士风为之一新。三次任考官为国取士,崇雅还醇,选拔者皆为当时名士。掌国子监祭酒,精选名宦事迹汇为图录,以供朝廷大小官吏效仿体行。居官二十年,布衣蔬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世人尊崇。晚年辞官回乡之后,关心黎民疾苦热心地方公益,山东地方欲移防即墨营于胶州,周如砥力陈即墨营移防利害,终于使即墨营继续留驻即墨。崂山海印寺被拆毁,崂山道士欲用拆毁木石复建太清宫,周如砥挺身而出以绝其念,将木石运动回即墨,重修了即墨文庙……正如“书圣”之名掩盖了会稽内史领右军将军王羲之的功名事业,因文章名天下实际上也淡化了一代名臣周如砥的厚重丰满。
章嘉埠周氏,官位不及黄氏显赫,功名不及蓝家早成,何以即墨人道“周黄蓝杨郭”,周氏名冠五姓望族之首?概不但是对寒门士子周如砥坚韧逆袭的褒扬,也是对即墨西北乡人面对生存苦难坚韧不屈的褒扬。
正是凭着这份坚韧,章嘉埠周氏家族实现了由传统农耕世家到科宦世家的跨越。周如砥的堂弟周如纶,为官期间不但是个勤政爱民的务实型好官,其处理政务的工作方法,也处处显露周氏家族那种外圆内方、稳重务实的精干。任襄阳知县时,当地豪强大户包揽税赋,渔利自肥,多年弊政早为朝廷所默许。周如纶针对时弊,避大户豪强锋芒而重新丈量土地,以地亩均摊税负,由耕种人自行交税,如此不但极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大户豪强也无可攻讦。境内大盗与官府衙役勾结,盗案频发,百姓无从申诉。周如纶不露声色,先故意向衙役透漏假消息,然后设计将盗贼一网打尽。如此,衙役和盗贼互不信任,再难相互勾结作奸犯科。境内土豪有妾三月不知去向,土豪讨妾于妾之父母,妾之父母反诉讼土豪杀害其女匿尸。周如纶不因土豪强横、妾之父母贫寒而执见,不但找回妾之父母藏起来的女儿,还就土豪做贼心虚之举,一举堪破土豪多年的杀人积案……
此外,周如砥长子、明崇祯间广东南雄知府周燝,清代连州直隶州知州周志让等周氏子弟,虽未取得进士功名,却个个有担当,有办法,敢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墨人后来概括“周黄蓝杨郭”五姓望族,说“周矜、黄嗤、蓝滋味、杨架子、郭青皮”,许周家一个“矜”字虽不无揶揄之意,却也不得不肯定周家人的厚道内敛。
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力量。由章嘉埠而东南十几里,有个叫槐树沟的村子。清雍正至乾隆间,江氏祖孙三代江允溥、江毓圻、江淑榘相继考中进士。特别是江毓圻,与周如砥一样,不但省考前五,同样考了个全国第一、乾隆辛未科会魁。明清时期六百年间即墨籍七十名进士,三人考全国第一而即墨西北乡段泊岚人又占其二(另一名是蓝田),不得不说,这是即墨西北乡人的一个莫大荣耀。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至今,十一名进士之外,段泊岚镇还出了十二名举人、三十九名贡士、二百二十四名庠生或太学生、一百五十名业儒或乡饮耆宾。毛家岭的毛楷、毛栻兄弟二人,自幼家贫苦劳无暇,犹能奋志成名,以举人功名分别担任高唐学正和濮州学正,以推心教士而史册留名(兄弟二人《即墨县志》均有传)。清嘉庆举人周翕銈学究濂洛,以理学称最。孙家屯人孙学师廉隅自重,孝友慈蔼。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名重士林。门下弟子,遍及齐鲁大地……年前在即墨古城偶遇一名纪委干部,是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曾任两所着名学院不同学科博士后。再细询问,居然也是即墨西北乡人!
耕读继世的文化传统,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即墨西北乡人。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仅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段泊岚人,有二百多名。
四 沽水乡音
2018年1月,段泊岚镇作为柳腔艺术的发祥地、传承地,被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是继1976年即墨柳腔剧团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2004年即墨市被山东省文化厅公布为“山东省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即墨柳腔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和2011年即墨市被文化部公布为“柳腔艺术之乡”之后,即墨柳腔历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关于柳腔艺术的发祥地,也因此有了一个确定而权威的说法儿。
清乾隆十三年(1748),受水旱虫灾侵袭,即墨以西各县的民众背井离乡,沿大沽河上溯乞讨。他们乞讨时演唱的家乡小调“本肘鼓”,因此被即墨西北部沽河一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人们学唱。后来与即墨当地的民间小曲融合,演变一百多年最终“柳腔”,成为一个地方剧种而走上舞台。作为柳腔的发祥地、传承地,如今刘家庄一带能查到的最早的柳腔艺术传播者,一为张官庄刘中权、刘正庭父子,一为西尖庄人赵火亮。
刘中权约为清道光时人,事迹已无从考证,他的儿子刘正庭受父亲熏陶,吹拉弹唱样样皆能,当今还在世的一些民间柳腔老艺人,有不少都是他的隔代弟子。张官庄周边孙家屯、高戈庄、西尖庄等村庄柳腔演员,至今还称刘正庭为即墨西北柳腔的“戏母子”。而作为民间艺人,刘正庭于柳腔艺术的传承不仅仅教授了一大批柳腔艺人,他还能依据古谱编导新剧。即墨西北乡比较流行的柳腔武戏《狮子楼》,据传就是刘正庭参照古曲改编的。
即墨西北传承柳腔艺术的另一个人赵火亮,原为红白喜事乐器班的班主。因为爱好柳腔而学习柳腔,后来干脆把乐器班改为柳腔剧团。赵火亮曾参加过正规戏班,对管理剧团和教戏授徒颇为熟悉。演出之余,严格按照戏班的规矩亲授柳腔艺术,他门下的弟子,均各有所长。其中以善鼓板的赵典书、善青衣和老旦的王明伦、善须生的赵典训,后来都成了传承柳腔艺术的“台柱子”。再后来的着名柳腔专业演员赵秀云、赵喜云等,都跟赵典训学过戏,算是赵火亮的隔代弟子。
一个地方剧种的传承传播在于有关键人,更在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柳腔的唱腔发音乃至表现形式,似与即墨西北乡沽河两岸的乡土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沿大沽河、五沽河而上溯,两岸村庄几乎村村都或长或短存在过或依旧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柳腔剧团。无论哪村的剧团演出,台上戏开锣突然缺个角色,台下马上就会有观众跳出来客串,人们对艺术的喜爱真是出于天性,且无丝毫的功利目的。它们距离纯洁的艺术天空,是最近最近的。乃至时人有云:沽水流经处,皆能唱柳腔。西北洼鸡鸣犬吠,也带柳腔韵味儿。
但从即墨西北往东、靠近青烟路地界,人们对戏曲艺术的喜爱便有了分野。因为地近即东,而即东金口差不多在柳腔艺术形成的同时,就接触南方的徽剧、昆曲乃至后来的京剧。京剧以金口港为起点,由东而西沿店集河传播扩展,在五沽河的源头地带,与柳腔形成一个小碰撞。而这种对戏曲不同喜好的碰撞,恰好也是人们生活环境不同而导致的生活感受差异。西北乡人坚韧质朴,习惯以悲切婉转排解苦难。东部滨海人豪放粗犷,愿意用激越明快表达感受。
如果说京剧是随着金口港的潮起潮落涌进即东,柳腔就是随着沽水泛滥导致的颠沛流离传播四方。
即墨西北古商道要冲、镇域最南端的程戈庄,曾经流行随商道而传播的“梆子戏”。虽说梆子戏唱腔慷慨激昂,高亢雄健,动作粗犷,架式夸张,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地方剧种,却因与即墨西北乡人生活节奏不甚相谐,不得不屡屡向柳腔靠拢,改编改唱柳腔剧目,最终被柳腔艺术淹没了。
灾难深重的即墨西北乡,有滋养柳腔艺术的深厚土壤。人们用柳腔抚平身心创伤而勇猛生活,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不屈与坚韧。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大沽河两岸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柳腔艺术也迎来它的又一个春天。无论是庙会、山会等民俗活动,开业、庆典的商业演出,还是纳凉晚会的自娱自乐……处处皆有新一代柳腔艺人的婉转柳音。2017年,大沽河畔平度、莱西、即墨三县之地自发形成的大沽河文艺汇演,更是把西北乡人骨子里对柳腔的喜爱体现得淋漓尽致。诞生于苦难岁月的古老柳腔艺术,开始以宁静的坦然,表达对崭新生活的真诚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