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宜居北部新城:见证城市发展感受全域统筹

发布:2016/6/17 8:24:34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十二五”时期是胶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上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负重前行、砥砺奋进,全市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尚德和谐、奋发进取的良好局面。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首批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等称号,荣获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等称号,连续三届被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中荣获青岛市第一、全省第三,在青岛市科学发展电话民意测评中连续三年获评第一,群众对干部作风满意度评价连续三年位居青岛十区市首位。

北部,新城,宜居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走在前列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981.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80.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分别达884.3亿元、328.96亿元、65.2亿美元,是“十一五”累计完成额的2.6倍、2倍、1.5倍。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到账分别达304亿元、8.4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1倍和2.3倍。

    重点功能区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一带两区四板块”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更趋优化。国家级开发区加速崛起,获批三年时间引进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755亿元、总建筑面积778万平方米的大项目群拔地而起,加速打造高端制造、现代物流、“互联网+”三条千亿级产业链。胶州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复,成为我国沿海首个面向欧亚的国际性产业园区。4F级胶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完成总征迁面积26078亩、总拆迁面积392.6万平方米,机场征迁涉及的10个村庄征迁仅用7天便完成,15个村庄的6143座坟墓每个村庄不到一天半高效完成,创造了青岛乃至山东历史上新的奇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规划核心区221平方公里、拓展区240平方公里,大力发展航空制造、航空物流、航空培训、会展旅游等产业,到2025年将带动35至50万就业人口,建设产城一体、港城融合的现代化国际航空城。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投入运营,成功开通中亚班列、中蒙班列、广东石龙“中韩快线”,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即将正式获批,铁路临时开放口岸申建工作加快推进,加速构建全方位互联互通国际物流大通道。2015年铁路中心站全年到发总运量达20万标箱,是2014年同期的6.3倍。省级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大沽河沿岸总投资100亿元的服务业项目组团加快建设,打造一条集休闲旅游、康体保健、文化创意、养老服务、特色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业产业链,带动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迈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阶段。

    “转调创”“弯道超越”动力更强

    加速“腾笼换鸟”,在城区实施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将全市35个工业集聚区优化整合为8个,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成功创建青岛市唯一的全省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市。加快节能减排,“十二五”以来,限批、淘汰“两高一资”企业148家,淘汰落后产能200万吨,消减用电量1.5亿千瓦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4%。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两院、一港”。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5大国家级实验室、7大研发平台,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20余项,孵化企业40余家;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打造“1+3+1”创新平台,其中国家工程机械检测青岛实验室将弥补山东整车进出口检验检测的空白,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0余项;厚德创客港已集聚13家精英创客团队、创客200余人,入驻企业20家,胶邦里仁等科技孵化器投入使用,在孵企业达100多家,“互联网+”企业达450多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分别是“十一五”末的4.5倍、10.4倍和7倍。

    充分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审批清单、权力清单、服务清单,政务主体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市场主体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充分释放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全市行政审批时限整体提速60%,行政权力事项精简幅度达49.7%。省政府批复组建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彻底改变了过去“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现象,打造了山东乃至全国“标杆”,获郭树清省长批示肯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土地银行”。深化金融改革,开展以“四权”为核心的涉农物权抵质押业务,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力度不断增强,被确定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和全省金融支持“三农”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改革,获评青岛(胶州)市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打造幸福宜居新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大幅削减,全面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率先在全国同级城市开展环保物联网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多,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3%,PM2.5、PM10浓度持续保持青岛十区市最低。高质量完成总投资24.43亿元的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在青岛市连续13次观摩考评中全部获得第一名。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1+10+9+X”污水处理体系,已建成1处市级、5座镇级、4处区域小集中污水处理厂和16处污水处理模块;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农村改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改厕与治污同步。深化“镇村保洁、收集,市级清运、处理”城乡垃圾清运处理体系,5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建成运转,全市清运积存垃圾共4.2万吨,镇村生活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所有村庄达到卫生洁净村标准,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占全市村庄总数的90.5%,率先在全省完成“70%以上的村庄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庄”目标,胶州代表青岛市在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相关做法得到省委副书记龚正同志高度肯定。

    注重“均衡普惠”补齐民生短板

    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广泛征集和解决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和最急需解决十件事,总投资168.2亿元扎实推进57件民生工程,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5%投向民生领域,实事工程90%以上事关民生问题,初步实现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及服务、城乡环卫、污水处理、城乡公交等七个一体化,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98.5%。在改善民生福祉中凝聚了民心民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助推现代化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结合。深化法治胶州建设,创新民本化下访、“N+1+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全市矛盾纠纷在村居化解率达90%以上。全面启用总投资3.9亿元的“天网工程”,创新搭建“胶州政法综治云平台”,大要案件侦破率始终保持100%。深化尚德胶州建设,始终坚持以德为魂、以人为本,“最美胶州人”典型库增至626人,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两人获评全省道德模范,22人入选“山东好人榜”。扎实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群众对创城工作满意度达91%,相关做法得到中央文明办高度认可。

    夯实服务群众战斗堡垒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群众对干部作风满意度评价连续三年位居青岛十区市首位。创新推进基层服务型党建,通过O2O模式建立起线上提报反馈、线下督导办理的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民服务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抓牢抓实“两个责任”,深入强化“一岗双责”,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机制。

    “十三五”时期,胶州市将继续紧密围绕上级决策部署,以“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级城市前十”为目标引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进一步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统筹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临空经济区、东部中央商务区、大沽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特色功能区6大功能区建设,加快打造高端制造高地、总部经济基地、人才资本洼地、生态宜居福地、区域交通要地,建设区域贸易中心,全力打造航空之城、物流之城、尚德之城、生态之城,加快向幸福宜居的青岛北部新区迈进。

【相关阅读】

   世茂公园美地在售产品价格全面曝光 高新区成熟大盘入手更放心

   招商海德公学2.2期87-136㎡交理财金锁定房源 洋房均价8500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